影子經濟 庇蔭失業者
May 03, 2013 06:05 AM |
隨著美國就業市場復甦龜速,主以現金交易的影子經濟(shadow economy,或稱地下經濟)規模有日漸膨脹之勢,在為實體經濟提供支撐之下,也凸顯出民眾對政府逐漸失去信心。
長期研究該領域的麥迪生威斯康辛大學經濟學家費吉(Edgar Feige)在論文中指出,去年影子經濟的規模估達2兆元,若能納入稅務系統課稅,當前的財政赤字問題將迎刃而解。
現代影子經濟並非傳統由販毒或賣淫等非法活動組成,而是存在你我之間,由數千萬名普通民眾從事的現金交易的常見工作,譬如保母、網路設計師、裝修工與營建工人等構成。
費吉指出,衡量影子經濟的最好指標就是現金用量,而據他估計,目前美國民眾最多持有約7500億元的現金,不跟銀行打交道的民眾比率也很高,且有逐漸上升的趨勢。
經濟展望組織(Economic Outlook Group)經濟學家鮑默(Bernard Baumohl)根據歷史數據估算,當前的零售銷售水平實際上與失業率在5%至6%的經濟相吻合,而不是目前失業率7.6%應有的水平。
鮑默認為,這當中的差異反映許多人已遁入影子經濟。「許多人可能一邊領著失業保險金,一邊打零工賺取現金,如今的就業情況令他們難以翻身。」
「現在許多公司將全職員工當作獨立承包商,需要時聘用、工作完成後解雇,既可省下福利開支,又能減少薪資稅賦。這種模式在營建業發揮的最為淋漓盡致。」
加州最近一份訪調30萬名承包商的報告顯示,三分之二受訪者反映自己沒有直接的雇員,這代表他們不需為員工支付保險費或薪資稅金。
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家維卡泰(Sudhir Venkatesh)則指出,許多年輕人對打零工的概念接受度頗高,「他們不排斥從事自由業,也比較不關切就業保障的問題」。
不過,影子經濟雖對疲軟的就業市場提供些許緩衝地帶,也反映當前經濟可能沒有外界想像的糟糕,但就長期而言,這股趨勢仍是弊大於利。譬如守規矩的企業將難跟逃稅的投機企業競爭,打零工或領現金的雇員也不能享受醫療保險或社安金福利,在就業上亦無保障。
Read more: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影子經濟 庇蔭失業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