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Wednesday, May 22, 2013

灣區郊區窮人 大增50%



May 21, 2013 09:55 AM |編譯組╱綜合20日電
美國中產階級的美國夢,向來都以在郊區購房為目標,但是智庫組織布魯金斯學會20日發表的研究報告說,由2001至2011十年間,灣區的郊區貧窮人口大增,舊金山都會區(包括屋崙和佛利蒙)的郊區貧窮人口大增56.1%,而聖荷西都會區(包括桑尼維爾和聖他克拉拉)的郊區貧窮人口也大增53.1%。報告說,這是郊區神話的破滅。

報告又發現,舊金山和聖荷西兩個都會區的貧窮人口情況有很大的不同,舊金山都會區的內城(inner city)的貧窮人口在過去十年只增加了18.4%,但是聖荷西都會區的市內貧窮人口則增加了49%。

作者柏魯比(Alan Berube)指出,半世紀前,美國對貧窮人口的策略是讓他們留在都市內,卻沒有想到,半世紀之後,貧窮人口在為中產而設計的郊區出現。

郊區生活是二次大戰後的美國神話,1982年時達到頂峰,這一年史提芬史匹柏的電影「E.T.」生動地將一排排郊區房子呈現在美國人眼前。但是,過去十年,郊區在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增加速度卻比城市快一倍。2011年時,全美的郊區貧窮人口比城市貧窮人口還要多300萬。

以東灣的東康縣為例,奧克萊、安蒂奧克和布倫塢等原屬郊區,過去十年這三城貧窮線下人口增加了70%,因為舊金山生活費不斷提高,城市的窮人被迫出走到郊區。

一個四口之家,如果只有2萬元收入,在舊金山絕無機會生活,出走到東康縣,生活會變得容易一些。
南灣和半島區又不同,像庫比蒂諾和蒙洛公園這些房價高的郊區城,無處可容從城市出走的窮人,因此大批貧窮線下的人不得不留在聖荷西市中心。

柏魯比說,郊區城市不肯面對事實,因為一旦承認貧窮人口大增,就不得不去面對問題,所以這些郊區城一直未去幫助需要幫助的窮人。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灣區郊區窮人 大增逾5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