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Wednesday, May 29, 2013

指數基金

《理財Q&A》指數基金

May 14, 2013 記者周振宇
問﹕現在指數基金以及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變成越來越熱門的投資品種,那麼追蹤同一個指數的基金,是不是隨著指數波動的波幅會完全相同?

答﹕或許倒退回二十年前,這個問題就會非常好回答,因為那時這類基金數量非常少,而且最初的那批追蹤市場指數的ETF,基本上都是嚴格比對國內和國際股指以及固定收益投資指數。

美國新聞及世界報導雜誌表示,在ETF經歷快速發展之後,目前的指數產品,特別是ETF品種和數量已經出現大規模的增長。要回答這個問題就沒有那麼簡單。

投資者大多都知道指數產品的優勢,其中包括投資成品低廉,以及長期堅持固定的投資標的等。很多研究也發現,從長期投資來看,很少有經理管理型基金的投資回報可以持續超越同類型市場指數的表現。

為滿足這種市場需求, 大批全新的ETF也就應運而生。很多ETF開始追蹤一些還未經受過市場考驗的指數,使得投資者難以衡量其表現。

因此,在考慮投資指數基金之前, 特別要留意下面這幾個方面。

1、關注成本。成本低廉就是最大優勢。以中型股指基金為例,先鋒投資(Vanguard)的Mid-Cap指數基金對於普通投資者的年費率為0.24%,而另一家Pro Funds Mid-Cap指數基金的費率達到了1.85%。先鋒過去十年平均年回報達到11.14%,而Pro Funds只有9.37%,十年下來兩者累積差異達到17%。

2、關注指數,特別是對那些「非常規型」指數。隨著ETF投資進入衍生金融領域,要確保已理解所投資的指數基金內涵。追蹤史坦普500指數,或者羅素(Russell)3000指數的基金非常好理解。但是例如Dynamic Large Cap Growth Intellidex指數,有多少人真正了解?

因此,當市場指數本身變得越來越複雜的時候,投資者不僅僅需要堅持低成本的原則,同樣還要投入精力去具體理解基礎性的投資標的,以確認其是否真正適合自身的長期投資目標, 或者是否和自己的投資風格相符。(記者周振宇)


Read more: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理財Q A

Tuesday, May 28, 2013

《投資理財》成長股 5大利多點火


《投資理財》成長股 5大利多點火

May 27, 2013 美聯社/紐約26日電
年初備受市場冷落的成長股,如今再度受到關注,主因是經濟成長前景好轉、高股息股價位已偏高,和企業獲利出現樂觀跡象等。

過去一個月,史坦普500指數以科技股投資報酬率最高,工業、銀行和保險股也有不錯的表現,投資人年初偏愛的安全選項-公用事業和必需性消費股-則漲勢受挫。投資人選股態度改變的原因如下

●經濟成長前景好轉。美國政府本月稍早表示,失業率降至四年低點且企業聘雇加速,這是成長好轉的另一證據。經濟強健時,企業將增貸以擴張業務,借款需求上升會帶動銀行股表現。企業開始投資新設備也將嘉惠科技股和工業股。飛機製造商波音(Boeing)過去一個月來即大漲10.1%。

●高股息股變貴。根據FactSet資料,公用事業和必需性消費股的本益比已飆高,前者4月底時逾19,是至少十年來最高,後者也達18,均高於史坦普500成分股平均本益比15.7%和十年平均值15.1。相較下,金融股目前本益比是14.2,科技股是14.7。

●加發股息的潛力更重要。富達(Fidelity)基金經理人莫洛說,投資最好挑可賺更多錢,然後加發股息的公司。金融和科技股現在的配息也許不是最高,但他們資產負債表上有高額現金,意味有能力加碼回饋股東。

●債券收益率攀高。當長期利率上揚,尋找收益的投資人會覺得債券變得較有吸引力,防禦股將失去魅力。市場揣測,經濟好轉促使聯準會(Fed)考慮縮減刺激方案的規模,10年期公債收益率上周三(22日)攀至2.03%,逼近今年高點。公用事業和電信業者等大型高配息股的股價已下滑。

●企業獲利出現樂觀跡象。科技股獲利似乎正在加速,微軟上月公布亮麗財報,軟體工具Office和電視遊樂器Xbox部門表現佳;網路搜尋龍頭Google提高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廣告售價;惠普前景也有好轉跡象,上季財報優於分析師預期。

但選股務必審慎。巴克萊資公司公司股票策略部門主管奈普說,如果經濟成長無法接續今年首季的表現,成長股的新近漲勢恐曇花一現。


Read more: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投資理財》成長股 5大利多點火

現金收入投資


《理財Q&A》「現金收入投資」

May 27, 2013
問﹕現在利率這麼低,如何才能進行現金收入型的退休投資?

答﹕聯準會主席柏南基(Ben Bernanke)和他的同事們壓低利率的措施,應該並不是特別針對年長者,但是他們在試圖推動美國經濟復甦的同時,實實在在的傷害到了祖父祖母們,以及其他所有希望獲得最為「安全」現金投資收入的人。

據bankrate.com的統計,目前全美一年期定期存款(CD)利率平均只有0.25%。標誌性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還不到2%。

那麼追求現金收入的退休儲蓄型投資者,到底該如何調整策略呢?路透提出下面一些被大多數理財專家所推薦的投資思路。

1、回歸基本投資問題。重新審核資產配置,也就是有幾成的錢放在股市,有幾成是購買了債券,或則現金存款。即便對於那些已經很年長的人,也無法承受將所有錢放在定期存款、債券或其他固定收入投資品種上。只要預期壽命超過五年,或者是希望身後還能為子孫們留下一些財產的人,就應該考慮多元化投資,也就是購買股票、房地產、外國投資等,而不是只關注「安全」的投資。

2、記住每種放錢的方法都有風險。目前,購買股票獲得現金股息分配的收益,遠高於債券,但是股票價格本身有可能下跌。購買那些投資低等級企業債券,或問題國家國債的共同基金,自然可以獲得較高利息,但違約風險同樣提升。因此分散投資品種,進行不同品種的投資,這樣也就減少了所有投資同時遭受虧損的風險。

3、留意那些根本搞不懂的「解決方案」。在利率處於歷史底部時期,要鎖定長期投資回報,看來並不是明智決定。就像那些固定年金或者類似保險產品所宣稱的那樣。此外,很多新型多種資產或「任意投資」共同基金,給了基金經理更多投資選擇,往往附加更高的投資費用,但其實無法消除投資風險。

4、減少開支,保持信心。如果實際收入並未遠高於預期,那麼就要考慮削減開支。這樣就能積累更多投資本金,當利率回升的時候,就可以獲取更多的現金收入。對於已經退休的人,謹記世事無定論,保持更多的靈活性及充分信心,面對任何可能發生的狀況。(記者周振宇)


Read more: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理財Q A》「現金收入投資」

節省/避免重複開支


《理財Q&A》節省重複開支

May 25, 2013 (記者范詠軒)
問:我的生活中有好多付費項目,讓我開始懷疑有些是否多餘。請問我該如何挑出多餘付費項目,節省家中開銷?

答:儘管經濟有持續好轉跡象,許多家庭仍奉行金融危機以來的節約度日。但今日美國報報導,許多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對相同服務重複付費,卻渾然不知。以下列舉幾種容易重複付費的項目,以供參考,若避開今年可能省下數百塊錢。

●音樂分享。你跟家人是否有重疊的音樂喜好?你們是否都花錢購買了相同的歌曲?透過合法途徑付費購買歌曲固然重要,但家人之間實在沒有必要各自花1.29元購買相同歌曲。專家建議,你應該在家人之間指派一位「首席音樂長」(Chief Music Officer),專門負責購買音樂事宜,以避免重複付費浪費預算。
另外,蘋果iTunes的「Home Sharing」功能,也能讓你輕鬆跟家中最多五台電腦分享自己的iTunes媒體收藏名單。

●路邊拖吊服務。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信用卡對部分持卡人提供免費路邊拖吊服務,而其中不少人同時為美國汽車協會(AAA)會員。一般而言,美國運通的拖吊要求較為嚴格,細節可上PlasticIQ等網站查詢。

專家建議,家庭中若只有一至兩輛轎車,且可能需要使用拖吊服務的可能性較小,持有一種提供拖吊服務的選項即可。

●產品保固。根據Kiplinger's調查,使用包括萬事達(MasterCards)的金卡與白金卡、威士御璽卡(Visa Signature)與美國運通卡等刷卡購物,皆可享受自動延長保固一年的服務。這代表你在購物當時,若額外購買兩年保固,將成為支付雙倍費用的冤大頭。

●健康保險。受惠於新健保法,許多大學生現在可以免費納入父母的健康保險,直到年滿26歲為止。但與此同時,愈來愈多的大專院校也要求學生購買校方提供的健保。學生若未在入學時要求退出,而被自動加入學校的健保,四年下來恐因此多付數千元的保費。

專家建議,大學生應比較父母與學校提供的健保,選出一種參加。


Read more: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節省重複開支

Friday, May 24, 2013

Q&A Parents: What Amount Should You Have in a Life Insurance Policy?


As a parent, you know you need a life insurance policy, but how much? What is the minimum amount your survivors would need for the monetary loss of you or your spouse? It is estimated to raise a child from birth to college can cost anywhere in the neighborhood of $700,000! Here are some quick and simple ways to get an idea of how much your life insurance policy should be:
  • Option 1: Determining Expenses (-) Assets: Figure a rough estimate of your annual family budget. This would include your mortgage, child care, insurance, and basic living expenses. Don't forget to include expenses such as vacations, and future education plans such as private school and college. Next, estimate a figure for your assets such as savings, social security benefits, or any other income that will be there such as the income of a surviving spouse. Remember, stay-at-home spouses contribute a lot to the family income by by-passing child care, travel, cleaning, cooking, tutoring and associated costs, therefore would need to be insured also.
  • Option 2: Salary Estimate: Another quick, but more general way, would be to take your current annual salary and multiply that by 7. For example, if you make 60,000/per year then I would recommend buying a minimum of $420,000($60,000 X 7= $420,000).
    If your estimate is high, good, it's probably right. If you are worried about the premium cost, I would recommend choosing term life insurance. You can get a policy for the time you would need it (the amount of time your kids would depend on you) for a lower premium than other insurance options.

    http://personalinsure.about.com/cs/lifeinsurance/a/aa042103a.htm
  • Funeral Insurance and Memorial Funds: What are the Choices?


    Taking the time to determine how to pay for one's funeral is usually put off. No one wants to talk about it and it always seems like there will be a better time than today to think about the finances after one passes away. But, in reality we all know that there is no better time than today to make sure our funeral expenses are taken care of so our living family does not have to suffer twice: an extra financial burden along with our loss.
    Planning on how to pay for one's funeral expenses can be taken care of quickly when one knows how they want to go about doing it. In the time it would take to bake a cake or clean out the garage, one can have their funeral expense plan in place so they don't have that worry sitting in the back of their mind for another day. The key to getting it done quickly is researching ahead of time what financial planning tool one wants to use for their funeral expenses.
    The most popular choices for funeral expenses or a memorial fund are: a small whole life insurance policy, a preneed life insurance policy, or a larger traditional life insurance policy.
    When you hear someone say they have funeral insurance or burial insurance, they probably have purchased a small life insurance policy to help cover their final expenses. These smaller life insurance policies help loved ones leave a small amount of money after they have died to help their families pay for any needed expenses including funeral expenses.
    Since larger insurance companies traditionally don't offer smaller life insurance policies, if one would want a smaller life insurance policy for their funeral expenses they would need to check into smaller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such as Colonial Penn, for these types of policies.
    Most small whole life insurance policy companies that offer life insurance policies for funeral expenses or memorial funds offer guaranteed acceptance polices which means there are no questions to answer about one's health and therefore the life insurance policy applicant is guaranteed to be accepted.
    Preeneed Life Insurance Policy:
    Some prefer a preneed life insurance policy over the above option of a small whole life insurance policy for their funeral expenses. This is because preneed life insurance policies are bought directly from a funeral home and cover specific services and expenses the insured chooses.
    Another popular reason that many choose a preneed life insurance policy is because that in many states the funeral home director is the beneficiary and the funds are usually available immediately after one's death. Therefore the funeral home director can take care of all the funeral expenses and insurance issues and the living family does not have to worry about that need on top of grieving for their past loved one.
    A Larger Traditional Life Insurance Policy for Funeral Expenses:
    Many want to leave their loved ones with more than just enough to pay for funeral expenses. With a large, traditional life insurance policy there would be enough money available to take care of additional financial needs besides the funeral expenses. Medical bills, an unpaid mortgage or any other unpaid debts can be taken care of with a traditional larger life insurance policy.
    Sometimes many avoid a larger traditional life insurance policy for their funeral or memorial expenses since the other options of a preneed policy or a small life insurance policy are generally guaranteed acceptance. This can be a valid choice for those with a lot of health problems but for those who don't have any serious health issues, it may be a better decision to look into a traditional larger life insurance policy for their funeral and final expense needs.





    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Universal Life Insurance


    Along with providing a death benefit, universal life insurance also incorporates a savings vehicle. In short, it is like combining a term life insurance policy with a tax-deferred interest accumulating savings account.
    One benefit of purchasing a universal life insurance policy is that besides accumulating a tax-deferred savings, one may not have to pay premiums during the entire policy. If money to pay the death benefit and other related costs accumulates in the tax-deferred savings portion of the policy, then premiums may eventually not be required to keep the policy in force.
    So who could benefit from a universal life policy? Since a universal life policy is an investment vehicle along with a life insurance policy, only people who feel they need life insurance into their 70's would benefit from a universal life policy. This would give the savings portion enough time to possibly accumulate into an investment. Most persons will not need life insurance that late in life, and in the case life insurance is not needed that late, it may be more beneficial to purchase a term life insurance policy and plan a proper retirement investment savings account such as a 401K or annuity.
    If a universal policy looks right for you there are a few important points to remember. First, make sure you plan to have the policy long term since you will need to have the policy in force at least 15 years to be eligible for any return of the policy. Second, make sure you have a knowledgeable insurance agent to review your other options such as term and whole life insurance.


    http://personalinsure.about.com/od/policybasi2/a/aa041805a.htm

    避險基金績效 落後大盤


    避險基金績效 落後大盤

    May 24, 2013 06:00 AM | 財經新聞組/綜合報導
    雖然股市接連突破新高,但避險基金的績效依舊不佳。據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的統計,今年避險基金的平均報酬率仍落後史坦普500指數的漲幅。

    高盛的分析師研究後發現,今年到5月10日為止,史坦普500指數上漲15.4%,共同基金漲幅也有14.8%,但避險基金的平均報酬率卻只有5.4%。

    高盛指出,許多避險基金的經理人看空2013年股市,押了許多空單在嬌生(Johnson & Johnson)與Gilead Science等企業,但後來這些股票的漲幅反而超越大盤漲勢,侵蝕避險基金的獲利。

    避險基金募集私人資本後,做多與放空資產價格,從中賺取價差。避險基金也向投資人收取2%的管理費及獲利的20%當做報酬。

    自2009年年初到今年4月底為止,扣除費用後避險基金平均上揚21%,但據彭博資訊的數據,同時期史坦普500指數上漲77%。

    不過,目前基金也傾向看多股市。據高盛的報告,避險基金的多單部位達53%,這個比率是2007年第一季以來最高。

    股票型避險基金押注多單較多的個股包括美國國際集團(AIG)、谷歌(Google)、蘋果(Apple)、花旗集團(Citi group)等。高盛分析後發現、這幾家公司的股票最常出現在避險基金的前十大持股名單中。此外,高盛也指出股票型避險基金押注空單較多的個股包括嬌生、Gilead Science、IBM、英特爾(Intel)等。

    當基金押注空單時,交易員預期股價將走跌,先向券商借股票賣出,等股價下跌後,在以較低價格由市場買回股票,歸還券商,中間的價差就是避險基金的獲利。


    Read more: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避險基金績效 落後大盤

    《新聞眼》美海外追稅 肥咖上路怎樣應對




    March 10, 2013 /何美惠
    國稅局嚴打海外帳戶和資產逃稅,網站上也特別說明那些屬於境外資產。(翻攝自國稅局網站)
    國稅局嚴打海外帳戶和資產逃稅,網站上也特別說明那些屬於境外資產。(翻攝自國稅局網站)
    美國政府設立肥咖(FACTA)條款,影響成千上萬在海外有資產的美國人。以下是兩個典型的個案:
    A先生夫婦退休後搬來美國和子女同住,申請了綠卡,到社安機構辦了SSI和醫療卡,不只免費看病,夫婦每月還有近千美元美金的生活補助費。A先生讚嘆,美國不只好山好水,社會福利也真好。直到最近看報,才發現自己可能成為詐欺和逃稅犯。為什麼?因為他們夫婦都是教師退休,在台灣領18趴,存款和收入遠超過美國領SSI和醫療卡的上限。而且他們利息收入未報稅,銀行存款也從未在美國申報。他們聽說銀行存款可能被美國國稅局「洗」光,還有可能因逃稅和詐領醫療福利而坐牢,A先生開始夜不安枕,得了憂鬱症,幾乎變了一個人

    B先生在中國近20年的經濟大躍進中投資了公司和房地產都大賺,成了資產超過千萬美元的富翁。他申請投資移民,拿了綠卡。他在中國商場翻滾多年,什麼場面沒見過?但他移民前無人告知,移民後也聽信身邊朋友的話,忽視了美國稅法的厲害,看了最近報載美國海外追稅,才知有什麼肥咖和肥爸條款,以及可怕的海外自願申報,他去見了會計師,計算後發現,一張薄薄的綠卡,可能讓他失去努力一生所累積的一半資產。為什麼?因為他從未在美國申報中國的收入和繳稅,在中國的公司和投資也從未在美國申報資訊報表。當然,他在美國和香港的投資也從未在中國申報。肥咖條款上路,美國和中國銀行都可能提供資訊給合約國政府,也讓B先生非常不安。

    您覺得這些故事熟悉嗎?類似的故事在華人社區可能成千上萬。A先生和B先生該怎麼辦?本文試圖提供一些答案。

    本文從肥咖條款談起,以五部分來對FATCA和其他相關的稅法做解析。第一部分是FATCA的簡介和應對之道;第二部分討論投資外國金融資產的申報;第三部分是投資外國企業的申報;第四部分說明外國信託、遺產、和贈與的申報。第五部分解析要不要參加第三波海外自願披露運動。

    但筆者聲明,本文只是一般的法律解釋,並非提供稅務諮詢,讀者應根據個人情況,諮詢自己的稅法顧問,本文不能作為稅務諮詢的依據,也不能用以避免處罰。

    FATCA條款 從何而來?

    2010年3月美國的「外國帳戶稅務遵行法」立法,英文名稱為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簡稱FATCA (肥咖條款)。FATCA是新增法,除了要求美國納稅人申報海外金融資產外,還規定:外國金融機構要和美國簽約,必須答應提供其美國客戶資訊;和美國做生意的外國企業,都要提供主要(持股10%以上)股東的資訊給美國付款人;否則美國扣繳人所有付給外國金融機構和企業的「可扣繳付款(Withholdable Payments)」,都須要扣繳30%的稅給美國國稅局。

    為了鼓勵世界各國到美國投資,美國的國際稅法中有很多針對外國人的免稅或減稅法條。例如,存錢在美國銀行,外國人收到的利息免所得稅,也免繳遺產稅。出售美國的股票或債券,外國人免繳增值稅。其他外國人的美國來源投資收入,付款人要扣繳30%的稅金給美國財政部。但是,如果收款人的國家或地區和美國有所得稅條約,則扣繳稅率可以減至0%、5%、10%、或15%等。

    這些針對外國人的租稅優惠,提供美國納稅人一個避稅的途徑。美國人只要在美國境外成立公司或信託等,就可隱藏自己的身分,利用外國法人企業身分來美國投資而享受減免稅的好處。肥咖條款就是為了要防堵這個法律的漏洞。因為美國管不到其他國家的法人企業,所以就利用付款的美國法人企業來控制外國的法人企業,進而找出隱藏在背後的美國納稅人。但是,FATCA「法力」還是「有邊」。如果外國金融機構或法人企業不直接或間接在美國投資做生意,美國就管不到了。了解這些背景,可以讓我們容易了解FATCA的立法精神和應對。

    天羅地網從何說起?

    地網是指海外關係的金三角: 一、在海外投資或做生意的美國納稅人;二、在美國投資或做生意的外國金融機構和企業;三、與外國人做生意的美國金融機構和企業。FATCA採「連坐法」,不只納稅人未申報收入或投資訊息要受罰,連美國金融機構和其他法人單位、外國的金融機構和其他法人單位也因必須扣繳和申報美國納稅人訊息,形成互相連坐的三角,錯報或未報也要受罰。而且,因為三方面都有申報另一方資訊的義務,如果一方申報,另一方不報,那麼不報的一方就要受罰,三者互相牽制,連成一網。美國最近實施的海外自願申報(Offshore voluntary disclosure)中,幾家國際大銀行就是因為員工和客戶指證這些金融機構協助逃稅,而受鉅額民事和刑事處罰,其中一家銀行還宣布破產。瑞士UBS和Credit Suisse的歐洲客戶較多,匯豐銀行(HSBC)以亞洲為重心,客戶多來自中國、香港、台灣和印度等,對華人影響較大。

    天羅則是指FTACA跨政府協議。以往因為有客戶隱私權當保護傘,除非客戶同意,各國金融機構不能提供資訊給美國國稅局。很多有名的避稅天堂如瑞士、開曼群島、英屬維京群島等,以前都以嚴格隱私權保護做號召,鼓勵世界各國的人藏錢和逃稅。國稅局決定和各國政府合作,簽定跨政府協議,打破隱私權的保護傘。

    跨政府協議模式有兩種,第一模式(Model 1 IGA)簽約國轄下的金融機構(FFI),必須根據當地政府採用的查核規則來識別美國帳戶,直接向當地政府申報特定的美國帳戶信息。當地政府再和IRS自動交換信息。第二模式(Model 2 IGA)簽約國管轄的金融機構,則依照肥咖條款直接向國稅局登記和申報有關美國帳戶的指定信息。

    目前美國已和幾個國家,包括歐盟各國簽約,甚至連隱私權保護最緊密的瑞士也簽了。50多國還在協議中。台灣政府已決定簽約,據報載,政府官員表示台灣應該會採用第二模式。中國和香港未在國稅局公布的名單中,但中國原有的所得稅條約已有交換資訊的條文,但並不是自動交換。

    美國政府現在布下天羅地網追稅,納稅人要如何應對?

    海外資產 如何應對?
    扣繳和申報美國納稅人訊息是金融機構和企業的責任,不在此細談。納稅人要知道的是自己的海外資產和帳戶會不會被報給國稅局。以下是應對之法。

    第一、了解海外資產申報門檻。海外帳戶分已存在和新帳戶。2014年1月1日以前已有的帳戶算「已存在帳戶Preexisting accounts」。金融機構不要求已存在客戶重新填寫開戶資料,但要從現有的電腦系統中尋找美國人指標。總存款/市值(不是個別帳戶存款)低於5萬美元的個人(法人和現金值保險或年金為低於25萬,金額和個人分開計算)者不用篩選申報;總存款/市值低於100萬美元者,只要在電腦搜尋就可;超過100萬元者還要銀行服務人員親自審視客戶檔案確認身分指標。舊客戶新帳戶不須重新填寫,但金額要加入計算篩選的門檻。

    第二、避免變成不合作帳戶。銀行詢問或填寫資料和表格(如W-9)時,以及要求准予申報的隱私權豁免(waiver)時要合作,不要變成不合作帳戶。不合作帳戶回報時間,一般個人和法人帳戶為2015年6月30。高價值帳戶(多於100萬)者2015年12月31日。金融機構本身(Prima Facie)2014年12月31日。

    第三、了解美國人的指標。如果以下這些指標與實情不符,及早(2013年底前)去修正。也可給W-8表和文件來證明自己的非美國人身分。

    a.以美國公民或居民身分登記
    b.出生地
    c.美國居家或郵寄地址
    d.美國電話號碼
    e.指定把錢匯到美國戶頭
    f.授權人有美國的連絡地址
    g.唯一的連絡地址是代收人的地址,如in care of等。

    第四、誠實申報。每年申報外國收入繳稅。申報各種資訊報表,例如外國帳戶(TDF90-22.1)、外國資產(Form 8938)和各種外國法人(Form 5471, 5472, 8858, 8865, 3520,3520-A)等報表。詳情見後。

    有陳年老帳,要決定要不要參加國稅局的海外自願申報運動(offshore voluntary disclosure program, OVDP)。決定前最好先找會計師或律師諮詢,不要貿然參加或不參加。也可考慮是否只報修正稅表和補報FBAR。如有正當原因,可以申請免罰款。詳情見後。

    肥爸(FBAR)和肥咖(FATCA)

    以上肥咖條款的申報人是美國和外國的金融機構或公司,是屬於第三方申報納稅人的資產和收入。肥咖地網中最重要的一角是美國納稅人。

    美國稅法規定,「美國人」要將全世界的收入都要向美國政府申報;他們位於全世界的財產也在遺產和贈與稅的申報範圍裡。美國稅法中的「美國人」指的是美國公民和「稅務居民」,包括個人和法人企業等。為了防止逃漏稅,美國政府還規定美國人要申報多種的「資訊報表(information returns)」,以追蹤納稅人在海外的銀行帳戶和海外公司情況和分配等,以做為課稅的根據。資訊報表不是稅表,但不申報往往會遭到比稅表更高的罰款。

    A先生的投資很簡單,他只要把利息和退休金加入報稅,以及用肥爸和肥咖兩表,也就是FBAR(Form TDF 90-22.1)表和FATCA(Form 8938)表報當年最高銀行存款餘額。這兩表很多資訊是重複的,但兩表須同時申報。從以下FBAR與FATCA的比較,讀者可以看出FBAR表比FATCA表申報標的涵蓋範圍大,但申報門檻較高,罰款相對低些。FBAR分別報,FATCA和所得稅表一起報。

    外國企業 如何報稅?

    B先生的事業群有非常複雜的組織,所以他除了和A先生一樣,須申報的FBAR和FATCA兩表外,他可能還須申報的海外企業的訊息報表有四種:公司報表、合夥報表、視同不存在法人(獨資)報表和外國共同基金報表。

    B先生是很多家公司的大股東,所以須報第一種報表Form 5471。此表申報外國公司資訊,包括登記和持股、公司財務報表和公司和股東間的往來。只要依美國稅法被歸類為Corporation的外國公司的美國重要 (10%以上)股東和其主管或董事,都要申報此表,但須提供的資料詳細的等級不同。

    B先生也投資了合夥企業,他也須填報第二種報表Form 8865。此表申報外國合夥的資訊、財務報表和往來。只要被歸類為合夥的外國企業的美國重要(10%以上或出資超過美金100,000)合夥人,都要申報此表,但須提供的資料依持股多少分不同的等級。還要把收入分配並發K-1表給美國合夥人報稅。

    第三種報表是Form 8858,如果B先生擁有外國獨資企業,他就要申報此表,還要把當年收入報在Schedule C上。

    B先生也參加朋友的投資公司,成為他們公司不管事的小股東(小於10%),所以他也要報第四種報表Form 8621,此表申報被動外國投資公司(passive foreign investment company, PFIC)的資訊。PFIC主要是指以收取股息、利息等外國共同基金或控股公司等。投資人除了報Form 8621外,還要把收入報在1040表上。

    美國人若應申報Form 5471、Form 8865、Form 8858或Form 8621等卻未申報,罰款1萬美元。經通知後未在90天內補報者,每月罰款1萬美元,最高5萬美元。另申報人如有故意不報或申報不實可能會有刑事責任。

    B先生投資時或任何一年移轉有形資產(如現金、動產或不動產) 與無形資產(如專利權)等財產到外國公司,就須報Form 926。Form 926罰款很重,若美國人應申報或未申報,則罰款為未申報者罰款是10%的資產,最高10萬美元。有意不報罰款沒有限制。比起前述四表,Form 926罰款重多了。

    有關外國企業的分類和課稅,以及資訊申報規定繁複,無法在本文細述,讀者可上網查詢。

    海外信託、遺產和贈與的申報
    信託(Trust)是根據委託人(grantor)的遺囑或生前成立,信託財產轉到受託人(trustee)名下,以為受益人(beneficiary)保護或保持這個財產。根據美國稅法,信託用途不是為了營利,而是委託受託人來為不執事的受益人管理財產。有些海外信託帳戶不是信託,而是基金(mutual fund)或托管(custodian)帳戶。

    申報外國信託、遺產、和贈與的申報表格是Form 3520和3520-A。Form 3520其實是兩個不相關的表連在一起,一是與外國信託的往來,二為接受外國贈與或遺贈。

    在一般情況下,Form 3520申報規則適用於美國人:設立海外信託;轉移任何金錢或財產到一個海外信託;從一個海外信託公司收到財產分配;被視為美國一個海外信託的擁有人。只要您是海外信託的美國擁有人、美國的受益人,以及有這兩種人的外國信託本身,都有申報海外信託收入和資訊的義務。

    另外,當美國人於課稅年度收到所有外國人贈與或遺贈的外國財產或美國無形財產總數10萬美元以上,或從外國企業如公司或合夥收到贈與達1萬4375美元(隨物價指數調整)以上,則於課稅年度須申報3520表。

    3520表的申報截止日與個人或公司稅報相同,且可延期。逾期未申報罰則外國信託的罰款是35%的交易金額,未申報外國贈與的罰款是每月5%,最高25%。

    海外信託的另一個申報表是3520-A。此表格類似於美國的合夥稅表,申報信託當年收支、資產負債表等,並把分配的收入報給其美國受益人和擁有人等報稅。只要您被當作是海外信託的美國擁有者,不論是委託人、受託人、或受益人,都要確保外國信託申報3520-A表,並提供給其在美國的擁有人和受益人規定的報表。

    自願披露 是否參加?

    肥咖條款(FATCA)上路,美國又和世界各國簽協議,海外帳戶和資產可能被第三者曝光,更讓A先生和B先生等人心惶惶。要不要參加海外資產自願披露?也常在他們心中天人交戰。

    美國國稅局在2012年1月和6月發布第三波,也就是「2012海外自願披露運動(2012 OVDP)」。OVDP現在還開放,但國稅局說可隨時關閉和改變規則。

    決定參不參加OVDP之前,A先生和B先生要先弄清楚自己到底犯了那些法、欠了那些稅。本文第二到第四部分已把多數納稅人須申報的稅表和資訊報表和罰則做了說明。

    雖然國稅局在自願披露問答中傾向鼓勵納稅人參加自願披露,但所舉的例子多是基於故意逃稅和逃表的立場。納稅人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不是每個人都是故意不報的,處理海外帳戶和資產的申報,方法也很多。
    美國國稅局的內部監督單位「納稅人維護(Taxpayer Advocate)」主任歐森(Nina E Olson)去年給國會的年度報告中,指摘國稅局處理海外自願披露用「釣餌和鞭子(bait and switch)」,欺騙納稅人上鉤,再給予重罰。並說這個不合法的伎倆將使國稅局喪失納稅人的信任和將來對法律的遵從。歐森也詳述美國國際稅法的複雜難懂、報稅表和資訊報表的疊床架屋和說明艱深難懂、以及罰款和欠稅的不成比例,使納稅人即使想守法都無所適從,很多人乾脆走人,或走入地下。

    歐森的報告使很多律師和會計師重新考慮,如何指導客戶是否要參加自願披露,或是走其他的方法來遵守稅法。

    很多人問我要如何處理陳年老帳。以下是常見的幾種選擇:
    一、繼續睡不著覺。
    二、有風險但比較便宜的做法,納稅人要自己決定要不要承擔這些風險。

    1、開始申報2012年海外收入和資產。這個方法是希望能解決未來的問題,也希望能讓時間(追稅期流逝)來解決過去的問題。其風險是沒有解決還在核課期間的問題,因為國稅局還可追稅、追表。而且收入突然增高,萬一被查稅而發現是故意逃稅和逃表,就不能參加自願申報。但非故意不報者可考慮此法。

    2、安靜自願披露:悄悄地申報三或六年修正稅表和六年FBAR。這個方法解決了未來的問題,也解決了核課期間的問題,更顯示知錯願改的誠心。這樣做的風險是申報三或六年修正稅表,國稅局一般的程序是會送給查稅員過目,查稅機會較高。國稅局也在Q&A上聲明,將對安靜自願披露者查稅。國稅局贏了一個案子。納稅人在他的合夥人的資料被瑞士的UBS銀行送給國稅局後安靜自願披露,國稅局證明他是因為擔心第三者準備送資料給國稅局才申報而贏了官司。而且如果從未報稅者,或是沒報5471等表的人是沒有核課期的。肥咖條款的海外金融機構和其他法人從2014年起就要申報美國人帳戶資訊。等到銀行通知你要把資訊報國稅局時才申報,為時已晚。

    3、半安靜自願披露:這是我自己用的名詞。其方法是申報三年或六年修正稅表和六年FBAR,並以一信說明未申報原因,請求免罰。對剛來不久、對美國法律不熟悉新移民,或長居海外,或有特殊理由的人,可以把這方法列為選擇。

    三、無風險但昂貴的做法。可能自己或祖宗幾代的努力,一半以上給美國政府。參加自願披露:申報八年修正稅表和FBAR,交欠稅、罰款,把八年海外資產最高值的27.5%送給國稅局。但長居海外或資產少的人,還有5%或12.5%罰款的可能。

    要不要參加自願披露,有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要衡量是否有刑事罪的可能。如果有把握未犯刑事罪,也就不是故意(willful)欠稅或欠表,那就不應該參加自願披露,因為非故意不報FBAR或其他資訊報表的罰款是一年1萬美元,對一般人還好,而且有合理原因還可以免罰。因為有外國稅扣抵,海外收入欠美國稅的金額也不多。會受民事和刑事重罰的是「故意」(willful)不報資訊報表和漏稅的人。因為「故意」是刑法的問題,牽涉到自由心證,有時連陪審團都難下定論,最好諮詢有這方面專長的律師。

    很多新移民的海外投資是移民前就有、父母贈與,或親人掛在自己名下,不是故意海外藏錢。有的自己根本搞不清楚。只要不是故意,就不會有刑事坐牢問題。因不懂、不知、或其他正當理由而犯錯者,還可以請求免罰。如果有陳年老問題,應該找專家諮詢,幫忙估算最好和最壞的情況下,參不參加自願申報的後果,如此才能做合理的判斷和處理。

    政府豪賭謹慎考量
    FATCA是美國政府的一個豪賭,如果全世界各國和其金融機構能和國稅局合作,那麼美國政府真是布下了天羅地網。如果世界各國和其金融機構反撲,不再以美國做為投資地,那麼美國的經濟將大受影響。目前看來,世界不少國家和地區政府對美國海外追逃稅的做法,好像也同樣有興趣學習和合作。

    其實,全世界最大藏錢逃稅的地方不是瑞士或其他免稅天堂,而是美國。如前所說,外國人在美國的存款免所得和遺產稅,投資股票債券等也免增值稅。美國的法律雖完善,但設立公司實在太容易了,既沒有資本額限制,也不必查股東的身分。用公司身分申請稅號,上網幾分鐘就完成,馬上可以開戶。而且美國政治安定,錢存美國比其他小國安心多了。

    FATCA立法和跨政府協議後,為了和世界各國合作,美國財政部也須提供類似的資料給世界各國。美國金融機構已被要求篩選和提供美國法人帳戶的重要業主資料給國稅局。因此,外國投資人也覆蓋在天羅地網之下。中國和台灣現在都是全球課稅,如果跨政府協議上路,要擔心的就不只是有美國身分的人,還包括在美國投資的外國人。這些都會造成外國投資者裹足不前,所以美國政府也可能賭輸。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新聞眼》美海外追稅 肥咖上路怎樣應對 

    美肥咖法案 對台金融業非同小可


    美肥咖法案 對台金融業非同小可

    Date of Release: 2013/05/03 聯合報 周思齊口述,記者林政忠整理
    因應美國「FATCA(肥咖)法案」,外國金融機構明年元旦須將持有綠卡、或者3年內往來美國超過183天以上「美籍稅務居民」的海外帳戶資料,提供給美國國稅局(IRS),否則金融機構的美國來源所得將被預扣30%「懲罰性扣繳」。
    這是一條必走之路,台灣金融機構應及早正視問題;不論台美何時簽署跨政府協議(IGA),金融機構都有扣繳申報義務,許多表格、程序無從避免,這是「非同小可」的問題。
    美國國稅局預定7月15日開放線上註冊,10月25日公布第1波註冊名單,台美跨政府協議(IGA)可望在這段期間簽訂;由於台美並未簽署租稅協定,為帳戶資料交換有所依據,台美還要簽署稅務資訊交換協議。
    台美簽署IGA後,「不合作帳戶」的個人資料將由政府統合,等待美國國稅局請求時再提供;台灣的金融機構毋須對不合作帳戶扣繳或強制關閉帳戶,以免衍生其他的法律糾紛與成本。
    放棄美國籍不見得能夠規避FATCA,美國稅法規定,查稅核課期一般是3年,但如果漏報所得超過已申報稅額的25%,核課期可延長為6年;若有美國籍,卻從未申報過,可以無限期追溯。
    而且雙重國籍者若突然放棄美國籍,也可能反被美國國稅局釘上而追稅。
    為了避免被美國政府追稅,打算放棄美國籍的人最好繳齊過去6年的美國稅額,基於稽徵成本的考量,美方通常不會再堅持追查,超過6年的漏報稅額。
    肥咖法案主要希望掌握美國納稅義務人的海外帳戶資訊,在不允許雙重國籍的國家,美國納稅義務人難以隱藏身分,法案執行成效相對彰顯。
    但對於台灣與瑞士等允許雙重國籍的國家,是否能達成法案預期的成效,尚存疑慮。
    肥咖法案終究為美國稅務法案,應以美國稅務體制與美國稅法層面思考,以免因誤解法案內容或立法意旨,導致執行有所誤差。

    《財經辭彙》股權集資





    May 20, 2013 06:00 AM | 
    ●隨著群眾集資(crowdfunding)網站完全起飛,並邁向成熟階段,能讓高收入民眾一嚐「天使投資人」癮的「股權集資」(equity crowdfunding)也已悄悄興起。

    群眾集資網站是一種籌資平台,專門讓創業家向大眾推銷他們的創業計畫,藉以籌得所需資金,而出資者則能換取創業產品或服務。目前規模最大的兩個網站為Kickstarter與Indiegogo。

    股權集資網站則是介於一般群眾集資網站與創投公司之間的混合體,為新創公司與一般民眾搭起橋樑,協助新創公司籌措資金,而民眾則可以相對少額的資金入股這些新企業。

    依目前規定,個人年收入20萬元以上、夫妻收入30萬元以上,及資產超過100萬元者,才能參與股權集資。但待歐巴馬的「JOBS」法案全面上路,所有人皆可參與。一般預期,這項法案最快將於今年底開始實施。(記者范詠軒)


    Read more: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財經辭彙》股權集資

    《理財Q&A》清償卡債




    May 24, 2013 06:00 AM | 記者周振宇
    問﹕我大學剛剛畢業,但已經覺得信用卡債務纏身。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盡快擺脫這些煩惱?

    答﹕信用卡債務是目前美國一大社會問題。大約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卡債超過儲蓄總額。平均每家的卡債達到了1萬5000元,在卡債重壓之下,讓很多人很難去追尋自己的未來。

    雅虎財經認為,即便發現身陷這種狀況,也不要感覺絕望。最好的清償卡債的方法,就是當下立即動手。
    下面一些小方法可以幫助「卡奴」們重新控制債務,並逐步擺脫這些債務壓力。一定要記住,清償所有債務並不是能立即實現的目標,需要一定的時間以及個人堅持不懈的努力。

    1、明白信用卡的風險。信用卡的風險在於,可以讓人非常容易的超額花費。研究發現,相比信用卡購物,真金白銀的花錢購物會更讓人感覺心痛。潛在的風險則是所謂的最低還款額。這在延長還款期限的同時,可能帶來昂貴的利息負擔。說到利息,有些信用卡的利息會高達25%,甚至30%。而且這些利息部分還會利滾利。

    2、制定還款計畫。要還清債務,就要有計畫。第一步就是拿出所有信用卡賬單,看到到底有多少債務,而且分別需要支付多少利息。然後,按照利率排列,從最高的列至最低的。接下來就要率先償還那些利率最高的債務,從長期來看這樣可以節約更多的錢。確定每個月可以最多償還多少錢,然後先拿去還這些利息最高的債務。集中力量償還一張信用卡的債務之後,再轉向利率第二高的,以此類推便能節約最多的利息開支。

    3、應對卡債要像緊急事件那樣。面對卡債,就要像面對火災那樣的緊急事件。也就是說,要盡一切可能盡快擺脫債務。其中一大因素就是要控制開支預算,並嚴格執行,並學習一切可以省錢的方法。例如食品開支巨大,就考慮換一家購物的商店,並減少外出吃飯次數。那類開支較多,就削減哪項。另一方面就是考慮在主要工作之外,發揮特長找尋兼職機會,增加收入。

    4、培養還債的動力。要如何才能月以復月的堅持這種節儉的生活?就是要樹立一個長期性的目標,例如購買新屋,或外出度假等等。這就可以幫助激勵自己持之以恆的施行償債計畫。也可以告訴朋友,家人,讓他們一同幫助堅定償債信心。(記者周振宇)


    Read more: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清償卡債

    投資與稅賦優惠


    《理財問答》投資與稅賦優惠

    May 23, 2013 06:00 AM |
    問:投資種類不勝枚舉,請問,該如何選擇才能達到最大效益?

    答:進行投資時,到底該把錢放在哪一種資產裡?這確實是很重要的課題。美新周刊報導,基本上,不同資產的收入課稅方式不一,規畫投資時,務必將課稅方式這個要素考量在內。

    首先讓我們看看,哪幾類資產享有稅賦優惠?
    目前已有若干資產可享稅賦優惠,並不需要開設特別的帳戶,例如市府公債,依規定,投資獲利不必繳納聯邦稅,所以大可不必在享有稅賦優惠的退休帳戶裡購買市府公債,以免疊床架屋、白費功夫。

    ●打理退休帳戶時,務必慎選投資標的。原則上,應該選擇沒有稅賦優惠的投資資產,會發放股利的股票便是很好的選擇,在IRA、401(k)等延稅帳戶裡投資這類股票,所獲得的投資利潤可延後到提領出來時再繳納所得稅,而在羅斯IRA帳戶裡,則是投入稅後金額,等到退休領錢出來時,投資獲利就不必課稅。

    除了IRA、401(k)、Roth IRA等各式退休帳戶,別忘了,健康儲蓄帳戶(Health Savings Account)也有類似的稅賦優惠,應善加利用;如果您符合條件、可使用健康儲蓄帳戶,投入的資金可以扣抵所得,投資所得只要是用以支付保健費用、便不必繳納所得稅,而且當您屆滿59歲半,便可將健康儲蓄帳戶當作傳統IRA帳戶,用在非保健醫療方面的用途。

    ●規畫投資時,除了考量課稅方式外,還要想想什麼時候需要用那筆錢。把會發放股利的股票擺放在羅斯IRA帳戶、避免退休後付稅,確實不錯,但萬一您在59歲半之前就需要用錢,該怎麼辦?

    如果您明明知道會在屆滿59歲半之前用帳戶裡的錢,最好是購買像市政府公債這樣本來就具有稅賦優惠的資產、擺放在沒有稅賦優惠的帳戶裡,這麼一來,就可避免因為從退休帳戶提早領錢出來而被課徵罰金,舉例來說,您現在30歲、未來15年會有計畫的建構一個投資組合、以便提早退休,那麼,最好把錢放在一般需要課稅的帳戶裡,雖然每年都得因為投資獲利而納稅,卻可隨時動用帳戶裡的錢,不必因為提早領出而繳納10%罰金。

    最後,別忘了考慮將來的納稅狀態,如果您覺得,將來的課稅稅率可能提高,最好趁著現在稅基低的時候先納稅、別等到退休後稅基增高了才納稅,反之,則選擇現在不納稅、將來稅基低了再繳納,傳統IRA等延稅帳戶是不錯的選擇。(財經新聞組)


    Read more: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投資與稅賦優惠

    Wednesday, May 22, 2013

    灣區郊區窮人 大增50%



    May 21, 2013 09:55 AM |編譯組╱綜合20日電
    美國中產階級的美國夢,向來都以在郊區購房為目標,但是智庫組織布魯金斯學會20日發表的研究報告說,由2001至2011十年間,灣區的郊區貧窮人口大增,舊金山都會區(包括屋崙和佛利蒙)的郊區貧窮人口大增56.1%,而聖荷西都會區(包括桑尼維爾和聖他克拉拉)的郊區貧窮人口也大增53.1%。報告說,這是郊區神話的破滅。

    報告又發現,舊金山和聖荷西兩個都會區的貧窮人口情況有很大的不同,舊金山都會區的內城(inner city)的貧窮人口在過去十年只增加了18.4%,但是聖荷西都會區的市內貧窮人口則增加了49%。

    作者柏魯比(Alan Berube)指出,半世紀前,美國對貧窮人口的策略是讓他們留在都市內,卻沒有想到,半世紀之後,貧窮人口在為中產而設計的郊區出現。

    郊區生活是二次大戰後的美國神話,1982年時達到頂峰,這一年史提芬史匹柏的電影「E.T.」生動地將一排排郊區房子呈現在美國人眼前。但是,過去十年,郊區在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增加速度卻比城市快一倍。2011年時,全美的郊區貧窮人口比城市貧窮人口還要多300萬。

    以東灣的東康縣為例,奧克萊、安蒂奧克和布倫塢等原屬郊區,過去十年這三城貧窮線下人口增加了70%,因為舊金山生活費不斷提高,城市的窮人被迫出走到郊區。

    一個四口之家,如果只有2萬元收入,在舊金山絕無機會生活,出走到東康縣,生活會變得容易一些。
    南灣和半島區又不同,像庫比蒂諾和蒙洛公園這些房價高的郊區城,無處可容從城市出走的窮人,因此大批貧窮線下的人不得不留在聖荷西市中心。

    柏魯比說,郊區城市不肯面對事實,因為一旦承認貧窮人口大增,就不得不去面對問題,所以這些郊區城一直未去幫助需要幫助的窮人。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灣區郊區窮人 大增逾50 

    哪些是不急於一時的財務決策


    不急於一時的財務決策

    March 08, 2013 06:00 AM | 記者范詠軒
    問:我平常不怎麼理財,但聽多了不免感到著急,請問有哪些理財動作,日後再做也不遲?
    答:路透報導,許多財務決策並不是愈早做愈好,以下就列舉幾種晚做也不遲的項目

    一、將傳統IRA帳戶轉存至羅斯(Roth)IRA。當把傳統IRA轉存至羅斯IRA帳戶時,轉存的金額將被計為當年度收入課稅。這代表個人的職涯發展若已到一定程度,將被課以高所得稅率,或甚至限制能投資於其他項目的資金。

    許多財務顧問都建議客戶,可等到退休後適用較低稅率時,再將傳統IRA轉存至羅斯IRA。

    二、購買抗通膨債券(TIPS)。這類債券顧名思義,能保障投資者的資產不至於在通貨膨脹時縮水。TIPS支付的利息主要取決於兩種利率,一是財政部在拍賣債券時設定的利率,其次則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

    不過,儘管近年來通膨變化不大,2012年只微幅上升1.7%,投資人仍憂心日後通膨上漲,導致抗通膨債券異常搶手,收益率已降至負值。

    著有「值不值得?對人生財務問題的簡單與有用解答」(Worth ItNot Worth It?Simple & Profitable Answers to Life's Tough Financial Questions)一書作者奧圖(Jack Otter)建議,現在購買抗通膨債券並不划算,不妨等到這類債券價格稍微回落,再進場購買。

    三、購買固定年金。路透報導指出,年金商品就像是平面電視,品質會愈來愈好且價格愈來愈便宜。當嬰兒潮世代邁向退休,保險業者應會持續改善針對退休族的金融商品的品質。

    舉例而言,固定即期年金的品質已有提升,收費則略有下降;這類年金讓投資人先支付一大筆錢,換取未來定期領取固定收入。另外需考量的是,因當前利率水準很低,年金的給付金額並不高。

    四、提前還清房貸。不少屋主為提前清償房貸,每月在償還房貸之外也盡量多還本金。但專家指出,屋主若能依當前利率為房貸重貸,則不必急著償還本金。不如利用餘錢投資,或建立一個應急基金。

    五、購買新車。路透指出,車主除非一年得花好幾千元維修汽車,否則不需著急更換新車。奧圖建議,若有預算可考慮出門旅遊,因花錢買經驗的人通常更為快樂。(記者范詠軒)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理財Q A》不急於一時的財務決策 

    貴醫院驚人!收費差40倍??


    May 21, 2013 06:03 AM | 記者陳慈暉/洛杉磯報導
    聯邦醫療計畫近期公布美國收費最貴的醫院,華資嘉惠爾醫院也名列其中,該院也獲評為全美前5%優良醫院。(記者陳慈暉/攝影)
    聯邦醫療計畫近期公布美國收費最貴的醫院,華資嘉惠爾醫院也名列其中,該院也獲評為全美前5%優良醫院。(記者陳慈暉/攝影)
    美國醫療費用高得驚人,是絕大多數民眾都知道的事。但美國政府聯邦醫療計畫(Medicare)執行單位近期公布的全美收費最貴醫院,更讓一般人見識到美國醫院收費實在「差很大」,南加的西達塞奈醫學中心(Cedar-Sinai Medical Center)、華資嘉惠爾醫院(Garfield Medical Center),也在這波收費最貴醫院的名單之列。

    甫公布的資料,是根據可蒐集到的最新數據,即2011年全美超過3000家醫院,治療100種最常見疾病的住院醫療服務收費資料。經過比對、分析,發現美國醫院收費差異大得離譜,即使同樣治療的價格,也可相差好幾千、甚至好幾萬元。

    「洛杉磯時報」日前報導,聯邦醫療計畫公布的統計顯示,西達塞奈醫學中心的膽囊手術(Gallbladder Surgery)收費15萬3302元,全美醫院的平均收費是4萬2380元,收費高出3.6倍,該院因而被列為全美第二高膽囊手術收費醫院。.

    聯邦醫療計畫公布的統計也顯示,華資嘉惠爾醫院的醫療收費,也比全美醫院的平均收費,平均高出3.2倍。

    美國衛生署指出,關節置換手術的平均收費,在奧克拉荷馬州的埃達市醫院收費為5300元,在加州蒙特利公園市的醫院,收費卻是22萬3000元,還不包括醫師的費用。為何一家醫院的關節置換手術費用,會是另一家醫院的40倍,令人難以理解。

    執行聯邦醫療計畫的官員透露,醫院針對透過醫療保險支付醫藥費的病患,有一套收費表,保險公司也會定期與醫院洽談折扣率。但醫院可向沒有醫療保險的病人,收取全額。投保私營保險公司健保的病人,則可能因為醫院提高收費,連帶承擔的醫藥費共付額(Co-payment)也跟著抬高。

    但嘉惠爾醫院副院長蔣效東表示,這份新公布的醫院收費調查,是根據醫院各種醫療收費的訂價,但實實上,各醫院對病患的實際收費,並非依照訂價,且視項目不同,收取遠比訂價低出許多的金額。至於以現金支付醫療費用的病患,還有現金價的收費標準,這些都是醫療界多年以來的共通現象。

    蔣效東指出,該院對被列為全美收費最高的醫院並不認同,但基於與各保險公司都簽有保密條款,因而對這份報告也不予置評。

    西達塞奈醫學中心執行長普立茲雷克(Thomas Priselac)也說,從這份聯邦醫療計畫公布的數據,表面看來該院比洛加大(UCLA)醫學院醫學中心的收費,高出近60%,但事實上,該院向病患收取的醫療費,僅比洛加大高4%,顯示該院實際向病患收取的醫療費用,遠比訂定的醫療收費,低非常多。

    曾任職醫院的林姓醫師表示,通常醫院帳單所列醫療費的帳單,會是實際醫療成本計價的八至十倍,其間涵蓋院方與健保公司的議價空間,絕大多數醫院都採行這種模式與保險公司互動。

    美國衛生署表示,聯邦政府在網站上公布全美醫院收費的資訊,是希望幫助民眾解惑,改善醫院收費的透明度,並給某些醫院施壓,迫使他們降低收費。

    但嘉惠爾醫院對於未來,是否會改變現行的醫療費用訂價方式,則以「要看整個產業及市場變化而定」,作為回應。


    Read more:世界新聞網-北美華人社區新聞 - 醫院收費 最多相差40倍

    Financial Calculator Tools


    Are you looking for financial calculator tools, I found a useful website from LSW


    https://www.nationallifegroup.com/PublicSite/Views/FinancialCalculators.aspx?id=498

    外國遊客可省加州銷售稅


    外國遊客可省加州銷售稅

    May 21, 2013 09:05 AM | 記者張越/洛杉磯報導
    加州消費稅位居全國前列,而南加州是中港台遊客的首選目的地,很多遊客都在南加州花重金購物消費,並為加州交付數量不菲的銷售稅(sale tax)。遊客們普遍關心美國是否可以像歐洲一樣,離境時向外國遊客退還銷售稅?

    負責稅務事宜的加州公平委員會(California State Board of Equalization)表示,加州並沒有對外國遊客的退稅政策,不過外國遊客有兩種方法避稅,第一是在機場免稅店消費,第二則是將物品郵寄回國或寄出加州。

    公平委員會工作人員Mark Hanf表示,加州並沒有像歐洲或德州的達拉斯機場(DFW)一樣,在機場設立辦事處為離境遊客退稅,但根據加州法律,無論是美國的外州遊客還是國際遊客,只要在購物時申明貨物將郵寄至所居住的州或國家,將按照所在州或國家的稅率徵稅,由於加州無法確定外國稅率,所以對於郵寄外國的商品則一律免稅。而對於外州遊客,則按所在州稅率徵收,比如俄勒岡州沒有銷售稅,郵寄至該州也不必繳銷售稅。

    Mark表示,之所以必須郵寄,是為了避免一些外州或外國遊客為本州居民購物,而郵寄則是最為直接的證據。他說,只要購物時向店員聲明要郵寄,並出示郵寄地址,店員即可自動為顧客列印免稅的購物收據,並幫助郵寄。他強調,顧客不能當場拿走商品,商店必須辦理郵寄手續,郵費需要顧客和商家商議。

    艾爾蒙地的張小姐表示,她曾經多次去直銷購物中心(Outlets)為國內的朋友買Cucci包包,和店員熟悉了之後,店員表示不需要張小姐開車前來,店家可以幫她免費郵寄。但寄來後張小姐發現,包包的銷售稅是按照她所居住的艾爾蒙地的稅率計算,比工廠店所在地高出近2%,而對於動輒上千元的包包,這並不是小數目,所以她寧可驅車前往。

    而在聖蓋博做海外代購生意的王女士說,加州做代購的缺點就是稅太高,而俄勒岡等免稅州有專門的海外代購代收點,很多搞代購的人都將物品郵寄到俄勒岡,然後再郵寄中國。按照加州的銷售稅政策,如果在加州購買代購物品,直接讓店家郵寄至俄勒岡,不但省去麻煩,還免掉銷售稅,是常可行的代購渠道。

    不過商家早有防範。羅斯密的趙小姐表示,她曾經為朋友代買過幾次某青春品牌服裝,雖然每次購買僅200多元的東西,但後來該商家以她是代購商為由,將她列入黑名單,連她室友都被牽連,禁止他們購買該品牌衣服。即使她想換地址,郵寄到免稅州的代購收寄點,但因為信用卡和駕照上的地址沒變,也被商家拒絕。

    不過聖蓋博的黃先生表示,他此前曾為中國的朋友代買過一套高級音響,店員一聽是要郵寄中國,立刻免除銷售稅,並答應免費郵寄。他表示,這類大件物品還是透過商家郵寄比較好,即可以免稅,又免除了運輸辛苦,大件物品中國海關查稅的可能性很高,雖然免了銷售稅,但關稅可能無法避免,代購時不要光圖美國便宜,實際到手可能與中國國內售價相差無幾。

    而一些商家為了吸引國際遊客消費,專門為外國遊客打折。比如梅西百貨(Macy's),只要持外國護照,並在店家官網上打印出折扣券,即可在首次購物30天之內在任何一家梅西百貨享受10%的折扣,這也相當於免除了銷售稅。折扣券下載地址:www.visitmacysusa.com/visitors/pdfs/Macys_Savings_Pass_Int.pdf。


    Read more: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外國遊客可省加州銷售稅

    Variable Annuity 變動年金投資


    《理財問答》變動年金投資

    May 22, 2013 06:00 AM | 記者范詠軒
    問:最近有人介紹我買「變動年金」,據稱可為退休生活提供保障。請問這種商品有何利弊?我應不應該購買?

    答:消費者報導雜誌指出,隨著嬰兒潮世代邁入退休年齡,近年來年金商品蔚為潮流,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購買這種保險商品。

    事實上,該報導指出,真正適合購買變動年金(variable annuity)的人,是高收入、雇主不提供401(k)計畫,或沒有退休帳戶且距離退休還很遙遠的自雇業主。

    所謂的變動年金,即投資人先花一大筆錢購買年金,年金價值則隨投資表現變動,待特定期間後便可開始定期領錢,金額同樣會變動。

    從表面上看,變動年金頗為誘人。購買時支付的一大筆資金,可以延稅方式增值,且每年提存額度不像個人退休帳戶(IRA)設有上限,亦沒有達到特定年齡後的最低提取金額限制。

    就這些好處而言,賣掉沒有稅務優惠的高收益債券,或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換購變動年金,或許還有些道理。但前提是應先存滿具延稅好處的個人退休帳戶(IRA)。

    在這之後,投資人仍須考慮變動年金的高收費。若要確保子女能在自己去世後取回本金,還得另外購買附加條款。每種額外條款都另收0.5%至2%的年費,加總起來可能輕易高達4%。

    相較之下,根據晨星公司(Morningstar)的數據,一般大型共同基金的年費僅約1.3%。

    舉例而言,保德信Prudential Premier Retirement B Series的收費就很高,其中包括1.45%的「死亡與費用風險費」,用來補償投資人活得比預期更久的風險。

    該變動年金也收取1.5%的「保證提取福利條款」,確保投資人不受市場波動影響享有最低提領金額,且子女享有提領餘下本金的「死亡福利」。

    另外,投資人若在購買後七年內開始提領年金,還需依提出金額支付最高7%的罰款。

    消費者報導雜誌指出,多數變動年金既複雜又難以比較,投資人若真有需求,不妨考慮由富達(Fidelity)、嘉信理財(Schwab)、TD Ameritrade與先鋒集團(Vanguard)提供的年金商品。

    另外,投資人也可詢問是否提供免費試用期(free look),在年金真正生效前享有反悔權利。


    Read more: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理財問答》變動年金投資

    您需知道關於『健保改革法案』的十件事

    您需知道關於『健保改革法案』的十件事  2013-05-15 

    1. 什麼是『健保改革法案』?

    『健保改革法案』於2010年3月由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生效。該法案涵蓋兩個條例。第一個以及涉及健保改革最廣的條例是『患者保護與平價醫療條例(Patient Protection and Affordable Care Act)』, 於2010年3月23日簽署生效。第二個條例是『醫療保健與教育協調條例(Health Care & Education Reconciliation Act)』, 於2010 年3月30日簽署生效。『健保改革法案』主要強調從2014年1月1日起,每個美國人都需要有健康保險。

    2.  2010 『患者保護與評價條例』的涵蓋內容是什麼?

    『患者保護與平價條例』主要任務是減少沒有健康保險的美國民眾。該條例規定每個人皆需有健康保險,否則則需付罰款;設立健保交易所,讓民眾容易購買健康保險;提供稅務優惠給小型雇主,鼓勵他們提供醫療保險給員工;取消保險公司對患病的申請人的限制。

    3.  2014 1月即將到來,美國民眾將會碰到怎樣的影響?

    主要會有三個影響。第一,政府將規定每個美國人皆須擁有健康保險,若不依,則需付罰款。第二,大型公司(50人以上)需為員工提供符合政府規格的健康保險,否則將需付罰款。第三,每個州屬將自行成立健保交易所,協助民眾與公司,更方便的購買健康保險。

    4. 如果個人沒有購買健康保險,將面臨怎樣的罰款?

    每人罰款內容如下:
    1. 於2014 年開始,最高$95 或年收入的1%,兩者以較高金額為準
    2. 於2015年開始,最高$325 或年收入的2%,兩者以較高金額為準
    3. 於2016年開始,最高$695 或年收入的2.5%,兩者以較高金額為準
    每個家庭的罰款最多是個人罰款的三倍。

    5. 如果健康保險的保費太高,個人無法承擔,該怎麼辦?

    政府將以“輔助”的方式來協助民眾購買健康保險。民眾可透過健保交易所得到輔助來支付健康保險保費,但需符合收入資格,其年收入需介於貧窮水平指數100% 與400% 之間。

    6. 什麼是『健保交易所』

    『健保交易所』將以網站作為平台,為民眾提供各大保險公司的健康保險計劃,無論是個人或公司皆能更容易地獲得健康保險。『健保交易所』並不像保險公司核發保單,但會監管保險公司的健康保險內容及投保方式,並且提供多項資源如福利簡易說明表(plan summary) 讓大家選擇適合自己的健康保險計劃。

    7. 『健保交易所』將如何操作?

    每個州屬將成立至少一個『健保交易所』,負責
    1. 監管保險公司的計劃內容
    2. 協助民眾購買健康保險
    3. 修改投保資格或方式
    4. 提供輔助,或罰款,或帳單給雇主,若他們向健保交易所購買健康保險
    每個健保交易所提供的健康保險計劃需符合聯邦政府的要求。『健保交易所』會推出四種不同給付福利,分別是保險公司給付60%、70%、80% 以及90%。

    8. 誰能參加『健保交易所』的計劃?

    只要您的收入符合『健保交易所』的要求,即可參加。小型公司(100人以下)也能加入另外的『小型公司健保交易所(SHOP)』。從2017 年開始,每個州屬將開放讓大型公司加入健保交易所。
    *有些州對小型公司的定義為50人以下。

    9. 什麼時候才能參加『健保交易所』的計劃?

    健保交易所將設立年度開放期或特定的開放期,讓民眾加入。第一次的年度開放期將落在2013年的10月1日。

    10. 如果我所在的州屬不設立『健保交易所』,或無法在2014年成型,該怎麼辦?

    萬一以上兩種情況發生,聯邦政府會成立聯邦健保交易所來取代您的州屬健保交易所。您一樣還是可參加。

    fm : http://www.anyhealthinsurance.com/news.wx?method=getNews&newsid=386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