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Tuesday, April 30, 2013

避免5種愚蠢的理財行為


避免5種愚蠢的理財行為

April 21, 2013 06:05 AM |
●許多人雖知道聰明的投資策略,卻不瞭解哪些算是錯誤的投資行為,及相應的避免之道。華爾街日報列舉以下五點常見、但卻是大錯特錯的投資行為,以供參考。

一、為追求高收益不顧風險。不少投資人需依賴投資工具產生的固定收益來支應開支,但目前市場上正欠缺這種安全、又能提供足夠現金流的工具。聯準會(Fed)將利率保持在幾近於零的水平,且計畫持續至就業明顯好轉為止,這項政策把投資人逼到死角,不惜鋌而走險投入複雜的高風險投資工具。

證管會(SEC)亦於不久前發布警告,提醒有愈來愈多不肖份子抓住投資人尋求高收益的心態,兜售造假的「企業本票」(corporate promissory note)詐取錢財。

日前也有媒體報導,「反向連動債」(reverse convertibles)在市場大行其道,這種商品結構複雜,且隱含高風險。

加州Bedrock資本管理公司投資長路易斯(Eric Lewis)說,對於自己不瞭解的投資商品,還是少碰為妙。投資人若想在有限的風險中追求收益較高的商品,可考慮「iShares High Yield Corporate Bond ETF」等高收益債券基金,這類基金投資於高風險公司債,提供約5%收益率。

二、提取退休存款支付子女大學學費。過去40年來,將通膨納入考量後的美國私立大學學雜費用翻升兩倍,公立大學的學費則翻升三倍。許多大學生投入16萬元上四年大學,畢業後的薪資卻與這不成正比。
財務規劃師普遍強烈建議,父母千萬不要為了幫子女省下學貸,從自己的退休帳戶中掏錢支付他們的大學學費。若無法取得私立大學的獎助學金,不妨考慮入讀學費較便宜的公立大學,抑或是讓子女申請低利率的聯邦學貸。

三、持有太多自家公司的股票。這可能是投資人所能做出最愚蠢又最大膽的行為。個人若持有大量公司股票,一旦公司營運出現問題,可能會發生同時丟掉工作與退休存款的悽慘後果。最好的前車之鑑就是那些曾為安然公司(Enron)或李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工作的員工。

不過,許多公司都將自家股票做為員工獎勵的選項之一。據華府員工福利研究所調查,員工在401(k)帳戶中持有自家股票的比例仍然偏高,且年輕員工持有的比例最高。

四、太早開始提領社安金。多數專家建議,退休族若有其他收入來源,應盡量延後開始提領社安金的年度。根據社安署統計,退休前年收入為5萬元者,若在62歲就開始領取社安金,每月可領金額約為1000 元,但他們若等到70歲才開始領取,每月可領金額比那多出一倍。

此外,對許多退休族而言,在70歲前耗盡存款並非最大風險,反而是在85歲之後沒錢可用才是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根據疾病防治中心(CDC)估算,目前年滿65歲的女性當中,逾半數將活到85歲以上,男性則有約37.5%機率活到85歲。

晨星公司退休研究主管布蘭奇(David Blanchett)建議,基於上述理由,女性、已婚夫妻及身體健康者,應盡量延後提領社安金。

五、購買長天期公債。目前仍有相當多的民眾認為長天期公債是一種「安全」商品。事實上,這類債券已被市場公認處於泡沫狀態。

這是因為聯準會(Fed)的寬鬆貨幣政策等同於公開印製鈔票,再用來購買這類債券,進而推高它們的價格與壓低利率,以達到刺激經濟的效果。

當前30年期公債的收益率僅約3.1%,只比同期間通膨預估值高不到1個百分點。若依歷史水平來估算,這類債券的收益率應比通膨預期高出兩個百分點,即4.5%左右。
就算是隨物價調整的30年期抗通膨債券(TIPS),目前年實質收益率僅約0.6%,正常情況下應為2%左右。


Read more: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理財消費》避免5種愚蠢的理財行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